和袁沅一样在这边看热闹的还有很多人,大家看着说着,在冯如风的名牌下停留的最久,人也最多。
“这娃好可惜,差2分就能上北大了。”
“680分是够北大的提档线,但进去了也分不到好专业。这孩子选择上交大是正确的。”
“不是说咱们市一中今年考得挺好吗?怎么没一个上清华北大的?”
许多人嗤。
“北大清华哪是那么好上的?除非考七百分!”
“咱们市一中有好多年都没人考上清华北大了吧?”
快十年了,上一次考上清华北大的同学姓沈,叫沈清远,以全市第一名,全省第九名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在当时全市轰动,媒体争相报道,市里好几家知名企业都给他家送了奖励。
听到奖励二字,袁沅转过头来。说这些的估计都是送新生报到的家长们。家里都有娃,对这类消息自然格外留意。优秀的沈同学不仅得到了知名企业送来奖励,有手机电脑,也有送现金的。教育局,学校也给予了丰厚的现金奖励。当然教育局和学校的这些都是私底下的,没在媒体上报到过。
家长们之所以对沈同学这么热烈,除了他考上清华外,还因为在新生的军训后,这位沈同学会做为嘉宾来学校演讲。
这些都写在与录取通知书一起送达的学校介绍上。可惜袁沅是非正规渠道进来的,没有这些,也不知道军训后还有学长演讲这回事。
袁沅在这边看热闹听闲话,挤进去看分班名单的袁海和谢天欣已经出来了。
何玲玲问:“怎么样?天欣是不是分到重点班了?”
这个从谢天欣脸上藏不住的高兴就知道了。她被分在八班。
市一中的分班有三个档次,竞赛班,科技班和实验班。竞赛班的学生除了都是各学校各镇最优秀的学生外,还得有一定的学科特长。说直白点,这类学生进行过专门的学科竞赛培养或者在某一科上有强大的天赋。谢天欣虽然是红星镇的第一名,可惜镇上根本就没有关于竞赛培养的机构,她是在文科上有点优势,但是五大学科竞赛并没有语文和英语。
一千八百名新生只有一个竞赛班,而且竞赛班只有四十名学生。科技班有九个,学生都是这一年全市中考的佼佼者。谢天欣就是其中一个。
至于袁沅嘛……袁海的脸色惯常低压。
何玲玲高兴过后,又问:“那袁沅呢?”
袁海还没说呢,谢天欣说了:“她在二十九班。”
何玲玲心知肚明,二十九班肯定没八班好了。不过她还是问:“二十九班,好吗?”
二十九班是实验班,也就是普通班,排名又靠这么后,自然不能算好了。袁海和谢天欣这回都没说话了,何玲玲脸上的笑都要压不住了。
“走吧,先去班上看看,再去学生宿舍。”袁海说。
何玲玲扯着嗓子:“袁沅,还在看啥呢?赶紧过来了。”
袁沅跑过来,谢天欣白了她一眼。袁沅看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自己分班的情况了。不过,这都在她的预料中,走后门用钱砸进来去自然不会分到多好班级了。所以,她没问。跟着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