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一个纺织机的不断改良,就要花费很多的人去前仆后继的研究。
这种主干类的科技,一般花费都不会低于100万功绩点。
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分支类小科技,所需要的功绩点更是恐怖到了一个极点。
入冬后,
徐灵就整天带着十一等人在工局里转悠,参观和监督一些产品的生产过程。
一条简易的流水线已经建构了出来,
利用水力和煤炭共同发力,让齿轮带动链条,一个个工人整齐的站在工厂里干活儿。
这些工人整洁有序,专注认真,手工技术也非常非常熟练,
这不但吸纳了很多无家可归的无业游民,让他们重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还加大了灵国的生产力。
不光是这一个坊司,很多坊司都是一条流水线类似的配置。
徐灵今天是微服私访,并没有敲锣打鼓的来视察,生怕影响到坊司生产的进度。
摆在徐灵面前的,是一箱箱成品面包,经过保质处理,可以长期储存,
这个工厂也是一个面包厂,出产很多口味不同的面包,
徐灵决定将这些东西卖到国外去,
当然,这些面包再如何保存,也无法用来当做军需,
面包一般保质期很短,坏的也快,不担心别国用来当做军需粮草。
只有灵国掌握着黑面包的制作工序,这种面包质地很硬,但却能储存数年之久。
加上面包里的一些食材齐备,完全可以用做军需粮草。
除此之外,
还有包装好的各种灵国蔬菜,也统统当做商品贩卖到列国去。
这些食物都是在灵国自己够用的情况下,再把国库里剩下的食品处理出去,并不是准备长期构建一个食品产业链。
之后,
徐灵又带着众人来到了纺织厂,
纺织机这种东西,在古代用以改良的方式非常缓慢。
大抵上是这么一个概念:
每隔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有一个人,奇思妙想,给纺织机加了一个零件。
数百年后,纺织机零件越来越多,效率也越来越快。
但这种纺织机,只是基于同一个维度上面的改良,而且效率极其的慢。
古代纺织靠的还是人工手艺和经验,纺织机当然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发展路线就造成了我国的布匹和丝绸扬名世界,
因为这里面有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匠人之心血积累而来的。
但徐灵穿越以后,可没有几千年的时间去策划一个大国纺织,扬名海外的名头,
最实际的,还是要改善列国人民的生活,
这个年代的纺织品非常原始,而且并不耐寒,一到冬天,无数人都要多穿不知道好几层衣服。
在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原之前,都是这样。
即便是有棉花了,可棉花之昂贵,只有贵族才能穿得起棉衣。
然而,
此时的灵国已经在种植棉花了,只是产量极低,毕竟除了棉花这一块,灵国土地太少,还要种植其他更实用的东西。
于是棉花的种植就被徐灵推后了。
虽然他现在身上穿的就是棉衣,第八书库8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