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元年六月,京都一片缟素,众权贵们人心惶惶,一面想着走走莱王、郭延正、顾文翰这些新贵的门路,把鲁王,庶人萧贺的关系给撇清点;一面又忧心局势不明,生怕走动一番会引人注目。
而甄逸接到自己接替沈老将军守卫边境,成为瀚海大都护的调令的时候,还是有些懵的。但是萧贤又怎么管他怎么想的,甄逸的人品在他回京路上的一番接触,早已经认识的差不多了。用人不疑,更可况他的父亲甄何是自己最为信重的手下,只可惜,还未实现报国理想便生了重病。自己当初本想看顾他的血脉,可瓜田李下,只得暗暗照拂罢了。
甄逸离京的时候,荣国公沈循给他下了帖子,请他三日后一见。说这荣国公沈循也是一位奇人,如今八十有余,算上前朝,已经经历了五代帝王了。他和早就陪葬太祖陵寝的范云曾是太祖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只可惜范云子嗣缘浅,到了中年才得了一个小儿子范润,他子子孙孙一大堆,可大部分都留在了大漠草原之上,随着外孙齐王的谋逆,他也明白,沈家的富贵是到了头了。范云智多近妖,早些年便告诫于他,皇家的姻缘可不好得,可恨自己当初以为他是因为明德文皇后(已故的范皇后),怕自己的长女(沈和人)分了皇后的宠才来和自己说这些。如今想想,范云早就看懂了自己的下场。回想当初,沈循才想到范云当初给过自己一个建议,若是日后子孙生出妄念,让他自己自缚进京,告罪求死,或许可得善终。
追思及此,沈循很干脆,绑了自己和自己的所有儿孙,一路上着囚服,做囚车,由下属子鉴押解进京。当时执政的萧贤一看,沈老将军头发花白,皮肤被西北大漠的风沙刮得黝黑干裂,又想到这是陪着自己祖父打天下的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心下十分的难受。沈老将军一看萧贤,颤颤巍巍地由自己的儿子沈豹扶着,叩拜在地,口声称罪臣。萧贤亲自扶起老将军,亲自将他从囚车里扶出来,命下属抬了自己的轿舆,送老将军入宫见圣人。
圣人一见自己的满身风霜的岳父大人,心中也是不好受,抬手招过萧贤,有气无力地说齐王谋逆,沈将军一家未参与其中,满门忠烈不应因不肖子孙枉死。沈老将军一听,泪流满面,道:“圣人仁厚,可罪臣不能仗着圣人仁慈胡乱行事。齐王最后能聚集兵将成事,定然是因为罪臣的名望,还请圣人严惩。”
圣人一听,心中滋味更是难言,萧贤一看圣人的眼眶微润,心中便有了主意。他从圣人榻边起身,亲自扶起了沈老将军,又拿来了一个蒲团,扶着老将军坐下,之后道:“将军,圣人明白,沈家虽然未参与,可是未必无辜,毕竟赐弟能够掌握兵权也是因为沈家在军中素有威望。可是将军,您一生戎马,忠心耿耿,为我大梁守了五十余年的边境,沈家子弟也没有亲自参与进来,虽有过,可功大于过啊!”
沈循一听萧贤的将军二字,老泪纵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榻上的圣人听了,有些骄傲,又有些难忍的波澜壮阔。
“将军,既然此事全因沈家的威名,那么孤王便让沈家的威名抵了沈家的全族罪过,如何?”萧贤半蹲下身子,和沈老将军视线齐平,看着沈循有些疑惑的目光,接着道:“将军全族都要从漠北退下来了,老将军封荣国公,食邑八百户,降等袭爵三代,从老将军算起,三代不能为官,如何?”
沈老将军涕泗横流,连忙挺身,由坐转跪,直呼:“罪臣怎有颜面,罪臣怎有颜面啊!”
“将军,您当得起。”萧贤偷偷见圣人点头,这才肯定地说下去:“将军为我大梁戍边,大梁又怎会亏待功臣?”
“罪臣此生铭感圣恩,绝不有负。”沈将军眼泪淌地更欢,深觉此生无以为报。等到老将军出了宫,心情依旧难以平静,他此行最好的打算不过一家贬为庶人,再不能舞刀弄枪了。没想到,竟然还能荣养此生。
是以,当他知道萧贤有意派甄逸接替自己的瀚海大都护之位,决心将他自己的谋划都告知这位都护,这才有了甄逸此行。
当甄逸坐在这位耄耋老人对面,听他讲述如今契丹、鲜卑、勿吉等游牧民族的关系,告知各部族首领的行事,甚至给他了一本记录了游牧各贵族的册子时,甄逸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当最后的时候,老国公爷说:“那些戎狄最缺少的,世人知晓的无非是粮食、盐铁以及茶叶,可他们最稀缺的是书本教化。他们用兵只在于猛,我们用兵却可以摆阵,诱敌。孩子,我在北方这么些年,最担忧的就是这些戎狄学会了大梁的兵书,用我大梁的兵法来攻打我大梁啊!”
“将军。”甄逸目光倏然变地敬畏起来:“晚辈定然不会辜负将军的一片苦心。”
“你错了,不是我的一片苦心。是圣人的,是大梁百姓的一片苦心。前边的话都是我作为瀚海大都护要告诉你的,最后,我想作为一个深受皇恩的武将来告诉你,皇恩浩荡,我们能够为圣人尽忠,是最幸运不过的,万不可生出妄念啊!”思及才故去的太宗文皇帝,荣国公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泪水。
“勤定当谨记于心。”甄逸,字勤。当老国公看到甄逸的子侄礼,不禁欣慰于大梁之栋才,青黄有接。又想到当初范云的边境教化论,心下更是十分的伤怀。等待甄逸已经走了半柱香的时间了,荣国公依旧心绪难平,下意识拿了比自己儿子岁数都大的青铜宝剑,可刚刚举起这剑,一个不稳,险些栽倒地上。看着好容易举起来的剑,荣国公苦笑着,自己终究不是那个驰骋沙漠草原的将军了。
原吴王府,现晋国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