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初冬的一个下午。
乌云笼罩的天空暗淡无光,像一个巨大得令人窒息的穹顶,遮盖压迫着下面所有的河山。
从漠北来的寒风,如疯狂的大军,挟带撼天动地的声势碾过莽苍群山,浩瀚田野,扫荡一切,长驱直入,呼啸着,裹挟起大片大片的黄色尘沙,肆虐在整个山东半岛上,吞噬着沿途经过的山川树林村庄,天地间一片苍茫凄凉。
无边黄海在昏暗的天空下浊浪排空,卷起无数滔天巨浪,吼叫着,撞击着,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仇恨,可是无论多大的海浪都止步在蜿蜒的海岸线,只剩下一片怒海和一阵阵恐怖的涛声。
这时,丝毫不在乎天气的恶劣,从黄海之滨海州湾畔的安东卫城西门里,却欢蹦乱跳吵吵嚷嚷地跑出一群小孩子,给这片肃杀的天地冲出一股蓬勃鲜活的生机。
安东卫城坐落在兖州府莒州所辖日照县西南边缘,东靠阿掖山脉,南濒海州湾,北去日照城不足百里,西北往莒州城有二百里,正西二百里处则是沂州城,位置非常重要,是齐鲁东南海防之门户,属于大明朝大名鼎鼎的沿海边关十三卫之一,在山东境内位于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任城卫、平山卫九卫之首,肩负抗击倭寇的重任。
安东卫城的南门紧靠海边,有水道和海州湾相连接,每逢大潮水海水直接倒灌进南门水道。水道旁边就是连绵数里的码头,店铺林立,商业甚是繁华。
在明朝万历年间,安东卫城的商家们已经把大宗的鱼盐茶等物资通过这里往西经沂州兖州到河南,西北经莒州沂水县济南府而至河北山西京津,西南经淮安扬州直达南京,同时,又把这些地方的粮食木材等土特产通过海路运往宁波福建台湾日本高丽等地。
关于安东卫古城的修建,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在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倭寇屡犯海防,防不胜防。一天,朱元璋召见中山王徐达,向他讨要平倭之计。
徐达思考良久才说:“皇上,可沿海筑万里长城”。
朱元璋闻言大怒,说:“我以国事相问,你为何虚言戏我。海岸漫长,浪涛连天,如何修城?”
徐达赶紧解释道:“臣子哪敢戏言!皇上可派信国公、江夏侯等大臣,率领十万大军,在海防要塞设卫、立所,间隔距离不远,快马一两个时辰就能赶到,这样布防,一旦海盗来犯,可互相支援。这十万大军岂不正是海疆长城吗?”
朱元璋听后大喜,派信国公汤和负责设卫事宜。
汤和巡视至安东卫地界,来到安东卫东北大旺山前的北坊口后稍坡村,见这里后有高山,前有大河,交通方便,便选定设卫,可就在丈量完毕,准备破土筑城的时候,天空忽然飞来一只硕大的青鸟,衔起插在地上当标志的一段树枝,就向东南方向飞去。
汤和等人大为惊奇,知道此事大有蹊跷,一路追随不放,一探究竟。此鸟飞到官山之南,长鸣一声,将树枝扔下。
汤和等人来至官山前,寻获这段树枝后放眼一望,只见此处东枕阿叶,西带长流,南临沧海,北锁官山,实在是一处建城的好地方。
众人登高望远,又见黄海碧波万顷,西北方向峰峦叠翠,阳关大道西通沂州,北去海曲县城不足百里。
信国公汤和看后赞不绝口:“此处地势险要,设卫于此,实为海防之要冲,扼倭寇之咽喉也。”
遂凿山运石,聚众力而成城,命名为“安东”。
后人有诗赞曰:“万岁钦命信国公,汤和奉旨走安东。天意昭昭遂人意,青鸟衔枝选卫城。”
话说此时从安东卫城里跑出来的这群孩子,俱都八九岁年纪,有的戴着帽子,有的却披着一头蓬乱的头发,几乎穿着一色儿青布棉袍,脸儿因奔跑而变得通红,根本不理会这天气是如此寒冷。
“天佑哥,你再去关帝庙给我们舞一会儿大刀,好吗”
孩子群中,一个尖脆的声音喊道。
“那当然,不然这么冷的天出来干嘛小五子,你可要好好看着,别老也学不会那么简单的几招,老缠着我教你”
其中一个个子略高,也较健壮的孩子答道。
这个叫洪天佑的孩子,有些与众不同。他身材明显比别的孩子壮实骄健,一身棉袍非常合身,小棉靴穿在脚上轻便利索。他方圆的脸庞,眉儿略粗,虎实实的眼睛,炯炯有神。别看人不大儿,浑身上下却透着一股虎劲儿。
村西岭上的关帝庙,是他们的娱乐场,也是他们的天堂。他们每天都在里面开心地玩耍,兴奋地练武。
在家里,奶奶不让小天佑练武,他就从父亲那里偷学武功,然后到关帝庙里练,当然也教给小伙伴们。
在寒冷的下午,这群小孩说笑着就到了村西岭上的关帝庙。
这关帝庙只有三间大屋,正中是一座彩绘泥塑的关公像,正襟端坐,挑灯夜读,两边站着玉面朱唇的关平和面目凶恶的周仓,周仓的手中执着一柄木制的大刀。关公像前,是人们烧香、磕头的地方,十分宽敞。孩子们就在这宽敞的地方练武、游戏。
一个小孩子利落地爬上台阶,把周仓手中贴银大木刀,吃力地拽了出来。原来他们要借用关公的青龙大偃月刀练武。
“天佑哥,快把洪大叔练的绝招,练几下让我们饱饱眼福!”
孩子们七言八语地向洪天佑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