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 章(1 / 1)青石向晚首页

三月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新绿一点点地浸染着大地,把冬日的灰色暗淡通通都赶走,风也变得温和起来,柔柔地,不像冬天的风那么凛冽。  秋白相约的碧风亭是一个赏景的好去处,亭子靠近湖水,一汪碧水让人看了便觉心旷神怡,亭子外,一片娉娉婷婷的柳树,早春的柳已经长出了鹅黄色的嫩芽。  柳随如约而至。  柳随到时,亭子里的人看起来已经到齐得差不多了,只秋白的左手边有一个空位。秋白坐在最当中。笑得一脸无害的模样。不知为何,看到秋白的笑,总能让柳随想起一只大尾巴狐狸。  秋白招呼柳随坐在自己的旁边,柳随微微一笑点头应了。  简单寒暄之后,大家相互介绍了一下。  里面有几个熟面孔,比如说坐在柳随对面的那么胖胖的笑得一团和气的小老头是天一楼的二当家,待谁都笑眯眯的,感觉特别能招财;坐在二当家旁边的绸缎庄的王老板,柳随曾在萧青的锦绣坊里见过几回;见鬼,坐在王老板旁边居然是锦绣坊里的一个管事,虽然级别不是最高,但是锦绣坊里说话很有分量。  还有几个是柳随不认识的,但是大多都是生意场的人。  无论什么时候做生意都强调你来我往,互通有无。  他们聊得都是当下的一些时事,不明真相的还以为他们有多么地关心民生,实际上,他们心里都在盘算着怎么从中发现商机,从而大赚一笔。一方面,这些人促进了整个大宋朝经济的流通和繁荣,一方面,他们又是残酷凶狠的剥削者。  就拿这次南方大旱来说,造成农化种植的作物大量减产,食物严重匮乏,天一楼的二当家便笑眯眯地提议说:“南方最近大旱,我听从那边进货回来的伙计说,好多人都吃不上饭,都快饿出人命啦,这种事情我是看不下去的,要不咱们几个合计一下,出一些资金,在这边买一批粮食,运到南方解解灾情吧。”  二当家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镇远镖局的镖头当即响应,说护送事宜由镇远镖局全权负责;绸缎庄的王老板当即也表示说自己可以出钱出力。  于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定了下来,盈利分红什么的都被迅速商定下来。  柳随端坐着,不时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以示自己在认真听,面上也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其实心底早已觉得有些无聊,商人重利,这种行为,他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毕竟指望朝廷的赈灾粮到位不知要到何时,反而是这些商人能反映迅速,虽则价高一些,但真正能解一些燃眉之急。  秋白在商量的时候,不是看一眼坐在自己旁边的柳随,发现他面上虽然是一幅很认真的神情,但有时候眼睛长时间地盯着一个地方在发呆,估计是觉得这样的聚会有些无聊。  见事情都商量得差不多了,秋白便和大家告辞,说自己还有一些事情要办,让发财招呼其他的众位宾客移驾到酒楼,把酒言欢。  不多时,发财便引着其他宾客散去。亭子里只剩柳随和秋白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