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说黄月英,先说她爹(2 / 2)三国的女人首页

古隆中因诸葛亮而有灵气,诸葛亮因黄月英而有名气,黄月英因黄承彦而有人气。黄承彦谓谁?

黄承彦就是名动三国、德载千秋,万世敬仰的政治家、军事家,“智圣”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月英的亲父亲呀!

这样的人物,长得会很丑吗?

我们可以想象,黄承彦是一个聪慧、睿智的老头。想想吧,这样一个人物会丑吗?

我们可以想见得到,他个子不高,眉眼灵动,语言和缓,唇红齿白,话,捻动着他那稀疏的胡子,哈哈一笑,给人一种非常随和、善美的印象,这样的人,怎么会丑呢?

黄承彦家住古隆中山北面的莲花峰黄家山根,又叫黄家隐房,这地名在过去地图上是可以查到的。

黄承彦“高爽开帘,平生好善,文化素养相当高,身份地位也相当特殊,与当时的荆州牧刘表是连襟,在襄西农村桨一担挑”。与水军都督蔡冒瑁是郎舅。

因他爱好文地理,精于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与当时所的正派理想不同,所以他只好借助特殊的身份,隐于山野隆中山下的刘家营。

这刘家营是他亲戚刘表的营盘,他在此潜心学术研究,那是鱼得水,牛得草,虎踞山林,是再好不过的环境。

俗话:“大隐于市,隐于林”,黄承彦这是隐。为了他的学术研究,他不可能住在繁华纷扰的城市,也不可能在黄家湾、黄家营、黄家老屋与人群居,他要远离闹盛远离人群,单家独院,过他悠哉游哉的日子,而又有人保护他、帮助他。

黄承彦的故事书中记载的并不多,就老百姓的口碑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也是凤毛麟角。仅就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言有两次是这样描写黄承彦的:

刘玄德两顾茅庐时,见一人,“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转过桥,口吟诗一首,诗曰: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似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桥,独叹梅花瘦。”

第二处是写吴国的陆逊不听当地土饶介绍,轻闯诸葛亮的八卦阵不得出,而被黄承彦救出的故事。

原文如下:土人曰:“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陆逊听罢,上马引数十骑来看石阵,立马于山坡之上。但见四面八方,皆有门户。

陆逊笑曰:“此乃惑人之术耳,有何益焉!”遂引数骑下山坡来,直入石阵观看。

步将曰:“日暮矣,请都督早回。”

逊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砑似箭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

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之计也!”急欲回时,无路可出。

正惊异间,忽见一老人立于马前,笑曰:“将军欲出此阵乎?”

逊曰:“愿长者引出。”

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径出石阵,并无障碍,送至山坡之上。

逊问曰:“长者何人?”

老人答曰:“老夫乃诸葛孔明岳父黄承彦也。昔婿入川后,在此布下石阵,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临去之时,曾分付老夫道,后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莫要引他出来。老夫适于山岩之上,见将军从死门而入,料想不识此阵,必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将军陷没于此,故将自生门引出也。”

这两段话,话语不多,却将黄承彦品孝才学、环境、爱好跃然纸上。“平生好善”救东吴大将都督陆逊于危难,也可看出黄承彦在纷乱的三国中自己的主张,他没有按他女婿诸葛亮的去做。

黄承彦向陆逊介绍八阵图并救出陆逊,这可见他的才学。

大雪,到隆中,“暖帽遮头,狐裘蔽体,骑着一驴。后随一青衣童,携一葫芦酒,踏雪而来”,既有自然环境的描写,又有社会环境的描写,从他的衣着打扮,童,可见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属“衣食无忧”那种上层阶级。

黄承彦这个人特别开明,他在盘根错节的封建社会独树一帜。

这样的人,洒家窃以为,一定相貌俊朗,不会丑也,他的基因生下的女儿,也不可能很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