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八章 甲申挽歌(1 / 2)大明之东山再起首页

一切没那么简单,个中情况非常复杂。

京师将要承受李自成与东奴鞑子的双面攻击,南迁看是可行实则也是条死路。

别的人不晓得,张嫣却最清楚,今上若是定下心意迁都南京便会失去现今大半掌控于手的权力,甚至身死。还有桩最可怕的,江南的民心也将丧失,无可避免。

天下崩败远不止于满人的崛起和驿卒的造反,还有天灾、党争、宦官等等诸多早存的因素。

南北对峙!一个从来也不会出现在纸面上的严重派系对立,从大明立朝以来就开始,两三百年来不仅从未得有效缓解反而愈演愈烈。有明以来,黑暗的官场中,多少人因此死得不明不白,包括可称天下雄师的戚家军。

戚家军当灭。包括前不久洪承畴的嫡系麾下洪军,和书坊里讲评最多的岳飞岳家军,都必将归于尘土。

那些能威胁到皇权的军臣势力,都不得长存!

现有军臣一系中,不管你是南方兵还是南方帅,也大都如卢象升的天雄军和黄冲的护天军一样,名字起的再好听,终也躲不过烟消云散的下场。

魏忠贤组阉党与东林相抗三年,天下大乱。南北两系数百年争锋结果,又该是如何?

亡国,必定!

庆王朱倬纮不可能知道他们两口子在床榻上的对话。但目睹属内大众乐于听孙元化大儿子慷慨义氛的演讲,喜欢张珉大谈官民同等的扇呼,善男信女们遭老王徽借他的上帝名义忽悠,讲说要尊重他人权限等等。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人们,几年才刚勉强混到饭饱,立马又有了对这些新玩意的认同和要求。

原因也挺别致,难民们在这里获得了新生。

再把别致的外壳扒拉去看,跑到这里的盲流们普遍认为,这里能活人命就是因有这些东西,有这些东西才能让更多遭天灾受兵祸的柔弱百姓保有一条生路。虔诚的老太、老头,甚至认为是上帝假安国公之手,拯救了他们。

稀奇古怪也好,莫名其妙也罢,数十万脑袋会有这样那样想法,一因两极时代的基础,二因巨变后人们的普遍反思。

就是说,要继续有效统治眼巴前这些黎民百姓,不管好坏,你得拿出新东西。

环境给人的影响是这个,那么就本身上层领域呢?

黄冲不能丢失兵权,失兵即失命。王爷们不能遭祖制前规法办,押解囚禁在皇陵监狱的下场不疯就亡。

如何运用现在的民心不让这些坏事发生?目前正解,那就是总理署那位大姐大讲的,更化改制、革鼎易新啦。

不用去想如何更化改制,如何革鼎易新。庆王到现在,自问跟黄冲在一起时间不短,可也仅仅知道他除了注重奇澐技巧,其他方面也是模棱两可的。就是说,安国公本人并没有一套完善的东西能替代老旧。

就目前藩国内所施用法律法规,其实大部分还是大明的传承。也就是说,大姐大总理也在摸索。

脑瓜子是好东西,庆王的这件东西在这方面还特别地好使。他看清楚了许多事的本质,包括黄冲放着好日子不过到处东颠西窜的目的,就是练就一支强军,从而保障自己的核心利益。

他认为,改制革鼎最终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股更化的浪潮把自己的过错变成功绩。

怎么变比变成个什么更重要。这古怪念头也来源于黄冲瞎咧出的一句话,生命的过程大于生命的意义。

只有借现所有力量,辽东鞑子、李逆叛贼、作恶的宦官和皇帝陛下的漏失,把现在掌控法律法规的人统统干翻,最好再踏上几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然后,在否定掉旧有的同时,把控住新规矩中自己一伙人的利益最大化。

没人能预知未来。借史以观,攻破京城难矣!所以,他判断不至于亡国,大破大立却是一定!

“可以绞杀李瞎子部,也可以血洗四川张大麻子。但绝对要保留满奴对当朝的压迫,让惯会出阴招使绊子的那些朝官不敢天下用兵过巨为借口,收缴你手中的府军。”坚决地,庆王朱倬纮按住舆图说道。

“养鞑子以自重?”黄冲摇头,“现有实力我们不一定干得过人家。”

“所以王侄叫你不得驻守山海关,平定这两处之后仍然专心经营西域。西部才是我等基础,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你不都想过扒拉进来吗?介时,都由着你,想打哪就打哪。”肃王的手指轮番点在叶尔羌城、卡契和升龙三处地方。

“兴许打完这两处,凭借收缴的贼兵进行人海战术,辽东也能一并荡平再…哟。”

也不知是庆王的脚还是肃王的脚,一下跺在了脚背上,强行终止了他纸上谈兵的兴致。端起茶杯的同时,吸口气,努力把心思放回在如何保持实力和如何争取利益上。

“说着说着怎么就飘了。”

“在说正事呢。别看十几万府军在手,一个筹划不当,即使是打赢了仗,我们几个还是人家砧板上的肉。”

“明白,就是专捅瞎子屁股,他主力回旋我也让府军回退。让陛下把那些蛀虫多杀掉几个。”

“说法正确。”

“哟,怎么说对了还踩?”

“不是孤。”肃王特意耸了下膝盖。

“保存实力为首位,如何打寡人和王叔依旧不予干涉,粮饷照旧筹措,地方上的征缴也按惯制进行。”

“你刚才说打完张麻子和李瞎子,不驻守锦辽。但陛下硬派,去还是不去?”

“不去。”二王异口同声。

“回镇番卫?”

“把兵撤回西宁大营,谁爱去谁去,咱们不能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庆王说。

“那要是京城被攻破了呢?”

“再次勤王。”讲这话时,庆王又看向了肃王。

“如果陛下不幸遇难了呢?”

“不是还有太子吗?”

“假设太子也一同遇难怎么办?”

“哪有那么多如果和架设,真万一到了那一步,咱们便奉肃王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