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官渡的夜(1 / 2)农村孩子在三国首页

韩落,管亥还有张老伯一起来到官渡港前叫门,就听上面有人吼道:什么人夜闯官渡港?不许靠近,否则老子就要放箭了。

“我是你爹”张老伯大骂道。

“我是你爹”关上的人立马回骂道。忽然感觉不对,忙举起火把仔细看来。

“爹,这兵荒马乱的您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军官连忙说道。

“哼,不孝子。还不快打开城门让我进城。”张老伯神采飞扬道

是是是,儿子这就打开城门。军官连忙道“开城门。”

“将军,没有军令岂能擅开城门。”一个小兵噶梗脖子道。

“放肆,天地君亲师。如今君不在,父亲自是为大人,莫非你是不孝之人。来人将其拿下,打开城门。”军官威风道

花开两朵,各表一只。就在韩落进入官渡港的时候,皇甫嵩带着援军正在往泰山方向追杀韩落。一小校快马奔来,翻身落马说道:“将军,前方十里没有发现任何黄巾军的身影。”

皇甫嵩听罢,略微一沉默,忽然道:“糟了,官渡只怕是沦陷了。探马火速赶往官渡,遇到敌人不必交战,把消息传回本部作为重中之重。其他人原地休息半个时辰。”

城楼里韩落和军官相视而坐,互相打量着对方,房间了气氛甚是沉闷。张老伯耐不住性子,一巴掌打在儿子头上说道:臭小子,你在犹豫什么?你亲生儿子还在关外等着呢,你想让他饿死荒野?

“父亲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这可是通敌卖国之罪。”军官小声的辩解着。

韩落微微一笑,道:“这位将军多虑了,这关门是我用皇甫嵩的佩剑诈开的,关将军何事?至于令尊和令郎,将军大可放心,只要我韩某人还活着,他们都会活着。”

军官又沉默了一会,正颜道:“如此,先生之后作何打算?如何养活这几千口老弱病残呢?”

韩落拿起了军官的手,写了两个字“黑山。”

“还请将军速速打开城门,放我的同袍入城吧。我料那皇甫嵩定然已经发现了我的计策,必然派探马来官渡,迟者生变。”韩落又说道

‘高顺,去打开城门,放难民入城。’军官吩咐道。

韩落顿时眼前一亮,急忙道:“将军,可是东阳人高顺?”

房间里的人都是一愣,高顺也摸不着头脑的答道:“将军不敢当,不过高某确实是东阳人。”

韩落急忙上前牵住高顺的手说道:“我神往将军,久也。今日一见,足慰平生。”神情甚是肃穆。

这画面就像是久未重逢的君臣,相见甚是欣喜。没有一点违和感。

原来高顺是韩落最喜欢的三国将领,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忠心不二。吕布从来不给高顺兵权,只有上阵之时才让其暂时统领“陷阵营。”此军是三国里面少数的精兵之一,“陷阵之志,有进无退。”击败过边陲的少数民族,击败过董卓,夏侯渊,曹仁,刘备,战无不克,攻无不胜。吕布战败后,曹操曾劝降他,只说了一句话:“有死而已。”

“先生识得高某?”高顺诧异道。

“以前不识,现在当引为知己”,韩落说话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诚恳。“将军跟我走吧,我们一起去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让人人有地种,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人人有笑脸的时代吧!”

字字充满了叛逆,却没有一个人出来指责他。在场的没有一个士族,都饱受常年的战乱和困苦。日日劳作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担心士族随时来欺压自己。种了别人的地,随时都要有服兵役的准备,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多少妻子送别了丈夫再也不见了,多少孩子送走了父亲就成了孤儿。中平元年的士兵有谁能领到俸禄呢?年轻的皇帝忙着在宫里做小生意,哪有钱发军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