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工匠们拿了钱,立刻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去买木料,有的去买铁块,有的画图纸,有的则制作各种打造蝎子弩的小工具。颇有古诗里西市买骏马,东市买辔头的意境。
其实相比黑暗的中世纪西欧,同一时间的拜占庭帝国科技和文化都出于领先地位。在200年后,奥斯曼土耳其灭亡君士坦丁堡之后,大批拜占庭学者流亡威尼斯,为西欧后来的文艺复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罗马扭力弩炮则复杂的多,这是一种源于希腊的古老机械。它的名称甚至成为现代弹道学(ballistics)的词源。它结构复杂,既可以射击弩矢也可以射击石弹。根据马塞里努斯《历史》的记载和考古文物的发现,其储存能量的“弓臂”主要是由一对机轴和两股扭绳组成,扭绳中间插着木杆,木杆末端链接着弦,弦连接着石弹或弩矢,这些部件装配在木质或金属框架上,框架中心则有弩臂伸出,弩臂上有放置弩矢或石弹的凹槽,在弩臂的尾部有绞盘用于上弦。
扭力弩炮可大可小,多数的弩炮仅由2~5人便可操作。罗马也有一种用于机动作战的小型弩炮,称为机动弩炮,它和弩炮在结构上并无本质区别,但如图拉真功德柱所示,为了减少重量而做的改动。它体型较小1,2个人即可搬动,1人就可以操作,并且搭载于车辆上,有着强大的机动性。
罗马的投石机就与中国的人力杠杆式完全不同了,它和弩炮一样也是扭力的。根据马塞里努斯的记载,因为其高高的旋臂像蝎子的尾巴故人送外号蝎子炮(scorpio),而又因为其投射石弹像野驴被追击时踢起石块,所以又被称为野驴炮(onager)。
虽说同为扭力,却与弩炮有着些许不同,它的机轴和扭绳各只有一个,但更粗;石弹被装在旋臂末端的袋子里而非凹槽;击发依靠的不是弦的带动而是旋臂的抛射。因此相比弩炮,其力量更大,对杠杆投石机来说就更是如此了。由于不像杠杆投石机那样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操作,因此其结构虽然比杠杆复杂,应用却同样简便。
一般来说,罗马普遍使用的为2~3人操作的中型弩炮。这种弩炮用13公斤的石弹,以43.5度的角度射击,射程达到400多米;1人操作的轻弩炮,使用80cm长的弩矢,最远射程可达370米。
因为拜占庭很好的继承了古罗马的许多技术,因此这些工匠们还是能和他们的祖先一样,制造出复杂但是威力巨大的机械。
由于埃提乌斯等人的加入,克罗斯现在麾下可以用来作战的士兵在800人左右。克罗斯打算将这800人混编进行训练,可眼下自己可以倚重的指挥官却只有法尔斯一人,所以克罗斯又只能花费100万信用币,从系统里雇佣了一个新的步兵指挥官——弗雷德里。
弗雷德里是德意志人,他自称是土瓦本的佛雷德里,他的随身武器是一把硕大的大剑和一把手半剑。这个身材高大的红发德意志人一出现,就自带一种强大的气场。
话说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进入亚洲时,他们的战斗方式却迎来了不小的考验。尽管欧洲重装盔甲的法兰克骑士在受到箭矢的伤害后,仍能展现出他们英勇的冲锋态势,但其却无法赢得战斗。因为狡猾的萨拉森人或者突厥人并不想跟他们肉搏,而且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虽然全副武装的骑士团近乎无敌,但他们裸露的战马却是致命的弱点。毕竟没有马的骑士不仅不值钱,而且就像厨房里的牛肉一样,唯一能等待的就是如何被人切割的命运。
由于拜占庭帝国长年和萨拉森人、突厥人交战,因此在吃了很多次亏之后,终于革新出一种新式战术。他们将部队中最易成为伤害目标的弱者(行李马车,伤病员等)会被放置在编队最中央,然后他们周围会由一圈重装骑士守护,骑士外圈是带盾牌的步兵。这样,在指挥官发布冲锋命令之前,步兵盾牌能有效地保护住骑士的战马。当指挥官发出命令后,步兵的守卫线又能轻松地打开,让战马迅速出击,拜占庭的重装圣骑兵随即冲锋陷阵,用坚硬的盔甲和沉重的狼牙棒敲碎敌人的骨头。撤退时,拜占庭人会故意将死者带到编队的中心,给对方造成一种根本没有伤亡的假象,当阵地稳定后,编队还可以通过旋转前线的部队保持战队力。
第二种战术就是将骑兵弓箭手类的轻骑兵兵种引入到拜占庭的重骑兵战斗部队。
拜占庭重骑兴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重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也可以在近距离发起突击的骑兵。
最能体现这种骑兵优势的是553年的卡西林纳姆会战。此次会战的对手是法兰克人,基本都是步兵,装备头盔、椴木大盾、长剑、标枪和战斧,其中标枪和战斧都可以用于投掷。法兰克步兵有种战法是当标枪插在敌人盾牌上时,冲上去踩这枪柄把敌人的盾牌拽下来,再把敌人解决。这些法兰克人都是些富于攻击性的老练战士。拜占庭方面,有步兵、下马重骑、重骑兵和轻骑兵组成,指挥是纳尔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