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算起来,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是国家的政策和普通老百姓对好生活的渴望,基层干部能发挥作用的真的很少,他们不拖后腿都算是烧高香了。
在改革开放之前,华夏人过的基本上都是苦日子,计划经济分配导致市场死气沉沉,经济根本就不活跃,大家都在按部就班的过自己的日子,想要使劲儿都没处使。
等到总设计师提出改革开放,南下巡视之后发表讲话,彻底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调,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开始跟着变得活跃起来。
别的不说,就像邹凯老家这边,以前大家除了农忙的那两个月,其余时间不是在家里闲着,就是大队集体组织植树造林,修桥铺路,要不就是在集中学各种会议精神。
看起来也挺忙忙碌碌的,干了不少事情,其实都是无用功。基层做的一些事情,根本都是为了应付任务,就比如说修桥铺路,桥这一带并没有什么需要的,那个路真的是年年修,年年破。
原因其实很简单,不是大家不想努力修好而是技术和条件根本跟不上,就是乡间的泥土路,挖土或者拉土把路铺平,再加一些石头什么的在上面。
这样的泥土路,既没有搞什么夯实的动作,也没有搞什么压路机硬化,刚铺好,走着的确还行,可是下一场雨,被拖拉机轧一轧,打滑的时候车轮刨几个坑出来,路基本上就废了。
平日里女人就在家里没事摘个菜,清洗衣服,打毛衣,闲聊,男的会木匠活的就给家里做个桌椅板凳什么的,不会木匠活,就家里收拾收拾这里,再收拾收拾那里,看起来没闲着,实际上时间都浪费了。
这些年代,大家之所以穷,是因为没事情可做,也没有赚钱的门路去做,整天除了在家里瞎倒腾,还能去哪里?不管是下河摸鱼还是上山打猎,其实都创造不了多少经济价值,顶多也就是解解馋。
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大家就有了奔头,农村土地上包产到户,自家干自家的,都在努力赚钱,地里农活赚不到太多钱,听说南方沿海开放地区有钱赚,那就出门去打工,去赚打工钱。
等到赚了钱,回到老家,不管是盖房子结婚,还是生孩子购置家电什么的,这些都是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
经济学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越是经济低迷的时候,经济就越是发展不起来,可是一旦有了奔头,有了一个增长点,就能让经济随之发展起来。
就像当年灯塔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上去之后,大搞基础建设,用借国债的方式,建水坝,修公路,以基础建设为发展龙头,把灯塔国的经济带出了泥潭。
其实华夏的改革开放,也是类似的情形,因为所有人都在渴望过好日子,大家只是不晓得把力量往哪里使劲儿而已,改革开放打开了一扇大门,让大家有了奔头,所有人都朝着沿海地区打工赚钱,这些开放的窗口也成了带动整体经济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