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聪明人多少都会有些狡黠,否则无法在这诡异的世界里存活。我们可以把这种狡黠称为一种生存技能、作为保全“我”和“我需要的”法宝。
有人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能,并运用的恰到好处;也有的人缺乏这种技巧,这也就有了“人善被人欺”、“好人不长命”的说法。
其实在不伤害自身利害的前提下,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好人都是善的。
玉兰确信自己的身世有些蹊跷,每年清明冬姐都会带着她去云山的坟头烧纸点香,“我是刘云山的姑娘。”这句话就像性格一样作为玉兰的一部分保留到现在,可现在玉兰自己也开始怀疑是与否了。
“妈,我到底是谁的?”玉兰一脸泪痕跑回来质问自己的母亲。
“臭孩子说什么瞎话呢,你姓刘叫刘玉兰,你说呢?”
“可是大家都说我姓熊!”
冬姐停下手里的劳作,背着身不说话,玉兰擦着眼泪望着冬姐。许久,冬姐才转过来再次肯定的告诉玉兰:“你姓刘,不姓熊!”
姑娘是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农村里封建传统一点的会认为女孩子多读书没好处、浪费钱。
云河的媳妇就是这样的观点。
上下河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最高学历还不过一个念了高一的。云河媳妇心想女孩子还是早点嫁出去好,女娃娃嘛会识字就不错了。
村里的路修的越来越长,大智新建的房也越来越高。不经意间就立夏啰。
春季学期结束,云河媳妇心里已经有了玉梅的打算,“云河,我看娃娃书念的差不多,往后没念下去的必要。”
云河这几年作为刘家的老大处世是老练了不少,可是对于农村姑娘读书这一块,他和媳妇儿有相同的想法。
“嗯,我看行。”
就这样,玉梅辍学了。
玉梅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玉兰,“妹,我下学期就不用上学了哩。”
玉兰一听大吃一惊,“什么!不读了?”
“嗯,爸妈说女孩子会识字就行。”
玉兰心情瞬间石化,玉梅是个老实姑娘,性格又文弱,现在不读书了,以后可咋办啊。从玉兰读书起,冬姐就告诉过她:巾帼不让须眉,读书改变命运云云类的道理。
在玉梅看来,不读书反而是件好事,不用写作业也不用再受别人欺负。
云河首先安排玉梅跟着自己侄子荣中华去县里打工,一来家里小了一笔开支,二来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
那荣中华名字大气,可人却生的精瘦,脸又尖又削,别人都叫他荣猴子。玉梅“猴子哥哥”长“猴子哥哥”短的叫个不停,在她的认知里,县城就是电视里说的那样五彩缤纷、光鲜亮丽,她期待着自己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