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汉王朝分三十六郡,郡下大小城池无数,一郡之地方圆几百万里,正是山入层云不得见,水入江河不知其源。
古岸郡中麓泉城多繁华,因淮汉太祖开明,并未为难前朝文臣武将,准许前朝五大文学世家晏、陈、萧、贾和魏家在麓泉城定居做学问,所以麓泉城中建筑大多保持着前朝样式,青瓦白墙,随处可见翠绿的榆树。在五大文学世家的影响下,麓泉城中私塾很多,几乎处处可闻读书声。
城中的闹市长街上突然多了一位说书先生,儒士长衫,走走停停。
欣赏城中风景,累了便找地坐下开始扯着闲白说书,绘声绘色也从不揽客,无人时也讲的自得其乐,有人时讲的更加吐沫横飞。
小孩们整日跟着这个奇怪的说书先生到处跑,说书先生与小孩们也相处甚欢,有时会买些零嘴分给这些孩童,这会说着世间江湖趣事,一会又开始讲着朝堂轶事,仿佛没有他不知道的。
--------
晏家
深闺庭院里,一位黑发齐腰、肌如白雪的少女坐在凉亭中,双眼犹似一泓清水,自带着一番清雅的气质。右手捧着才子佳人书,左手拿着刚摘下的桂花,读到情深处,嗅了嗅桂花香,想起了那位见过一面的俊俏少年郎,羞涩的抿着嘴笑了,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
--------
一条破旧不堪的巷子中,衣裳破旧的汉子被地痞一脚踹倒,眼睁睁的看着女儿被带走,街坊邻居静悄悄的,无人出头,老汉心生悲凉,便口吐鲜血晕死了过去。
--------
陈家私塾里的老先生被气的连连摇头,一位头戴白纶巾的大眼少年问着离经叛道的问题不肯罢休,老先生只能责罚,少年最后抬着红肿的手,却丝毫不在意的在私塾外罚站着,大声的朗诵着圣贤书。
这麓泉城中,几人欢笑几人愁,不知明日谁又能知祸福,但在白云下,麓泉城还是显的祥和宁静。
--------
麓泉城外,山中小路上,柳不语等人没走出去多远,便听到林中有草木声响,走出来了七八个大汉带着各式兵器,向王沂行了一礼,便将兵器分发给众人。
王沂解释道这是为了不让牧以歌心生戒备,所以才把兵器都留在了这里。
柳不语看着这么多兵器都花了眼,心中感叹王沂本事不可谓不大,手底下每个人都挑选了最擅长的几样兵器傍身,还披上了制式的步兵甲。
牧叔以前教过他辨识过多种锻造手法,柳不语能看出这些兵器绝对是军队中的老铁匠打出来的,材质没得说,至于制式步兵甲就更不是一般权贵能有的了。
王沂让随从将剩下的兵器摆放在了柳不语与牧以歌身前,示意自行挑选,牧以歌因为父亲牧横的要求,进山只准带弓箭与一把小匕首,依靠自身生存所以拒绝了,而柳不语挑中了两尺长的一把横刀,眯着的眼睛也没有睁开,手却有些微微颤抖,一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被小书童看见后又嘲弄了一番。
柳不语虽表面这般,但内心早起波澜,不是因为他没见过好刀,而是这些年来他终于摸上了可以干净利落杀人的刀。
十年的小庙生活,
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
柳不语愣了一会后,被牧以歌拍了拍肩膀才缓过神来,点了点头示意没事,一起等着公子哥王沂佩了把红鞘长剑后,在小书童仰慕的目光下整顿好队伍后一起上路了。
粉嫩书童毕竟年纪最小,但一见面就对柳不语有不小的厌恶,柳不语一路上都在照顾着他的脚力,而小书童瞧不上这两个带路的粗人,跟自家公子一比就更加嗤之以鼻了,转而又想自家公子这般玉树临风怎么能用来跟这两个脏货比呢!
但看了看牧以歌的高大模样后,小书童自然将挖苦声转向了道袍少年柳不语,拍了拍高傲的胸膛说着“小道士,你长的还凑合,不过怎么是一对贼眉鼠眼呢,脏兮兮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你不如跪下求求我,我回去让公子赏你个好差事,有钱后你可以换身好衣裳了呢!我是不是很善解人意呀!”
柳不语在城中见多了这类锦衣玉食的小屁孩,也不恼,觉着自己这身道袍蛮不错的,但耐不住小书童在一旁喋喋不休太吵,就开始说要给小书童讲故事,而山路枯燥,小书童自然乐意。
柳不语就给小书童讲了个山中鬼狐的故事,专吃喜欢吵闹的小孩子,说的活灵活现,而人大都一样,对于恐怖的事情,是既害怕又好奇,都会忍不住听下去,最后柳不语故意告诉小书童鬼狐最喜欢从舌头吃起,还加上了个阴森森的笑容。
一阵凉风吹过。
小书童看着在树荫下笑容诡异的道袍少年,头脑中勾勒出了鬼狐的吓人模样,哇的一声,边掉眼泪边跑向了正在跟部下低声交谈的王沂,一把拉着王沂的袖口,但也不敢打扰,抹着眼泪恶狠狠的瞪了眼柳不语,柳不语不以为意的向牧以歌露出了个胜利的微笑,耳根子也终于落得了一清净。
黄昏时
众人到了落脚点,这是牧以歌进山经常休息的地,比较安全。
旁边就有着清澈的溪水,这会微风不燥,柳不语捧起溪水喝饱后,伸了懒腰,惬意的躺在了牧以歌身旁望着昏黄的天空,叨叨的跟牧以歌说着头上这片天咋就这么美的不像话呢!牧以歌也默契的听着抬头望天。
半响后
王沂带着小书童和两位随从,让柳不语和牧以歌一起去打点吃食,柳不语正准备带着牧以歌去填饱肚子,起身一起走入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