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韩两家不同,李家祖上不曾出过什么高官,而是通过纯粹的“农事”慢慢发展起来的家族。这样的家族向来处于士族食物链的最低端,甚至在如今这个礼法不那么严格的时代,哪怕是以“商”起家王家,地位也要比李家高上不少。
这并不是因为王家本身的实力远远高出李家几个层次,而是因为无论是传嘲家学”的白、韩两家,还是经营商事的王家,“门路”都比李家要广的多。
在李家慢慢发展起来,甚至他们居住的李家庄有从“村子”上升到集镇的趋势后,南阳士族选择接纳了这个家族。
通过与其他家族的交往,李家的掌权者也开始接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甚至不惜花大价钱从邓州州学中请了老师来教授族中子弟,想着自己家里也能出上几个“官老爷。”
可惜的是,李家子弟虽然种起地来都不含糊,但在读书上的赋可就弱了很多了。当代李家家主李文滨上任后,越发感受到了自己的家族和南阳传统世家之间巨大的差距。
每次宴会,听着米家家主米泽语那精妙绝伦的酒令,而自己只能勉强做几句打油诗,这种如鸿沟一般的差距,让李家家主心急如焚。
索性他已经想出了一个法子,可以弥补李家的不足。若是一切顺利,相信再过上几十年,李家也会成为一个“书香世家”。
“博明啊,最近与那白家三姐可有书信往来啊?”李文滨躺在靠背椅上,惬意的喝着茶,看到长子博明走过,出声询问道。
“父亲,倒是有几封书信,但那白家姐学识渊博,的好多典故,我都只能去书中寻找,还得慢慢回味才能明白。”李博明道这事,不禁底下了头。
原本父亲给他安排这门亲事,他是满心欢喜的。毕竟白家的姐,那都是出了名的知书达理,温婉可亲的。白家和李家正在就此事展开商讨,虽然还没定下,但也八九不离十了,因此他就着父亲的意思,开始与那白家姐有了书信往来。
谁知第一次传信,他咬文嚼字写了一大堆肉麻的话,对方却回过来一首诗,他读来读去硬是没明白写的是什么意思,又不好去请教自己的私塾老师,只能囫囵吞枣的随便写了些话回了过去。一来二去,两人之间巨大的文化差距,深深的伤害了李博明的自尊。
“慢慢来,我每次去参加宴会,还不是因为书读的少,被那米家主多次刁难。还能怎么办?只能忍着。”李文滨叹了口气道,“这就是为什么父亲要给你安排这门亲事,有了白家帮衬,以后我们李家子弟,耳濡目染,想必在读书这方面也能有所进步。”
“是,孩儿明白。”李博明道,他能明白父亲的苦心。作为李家家主的嫡长子,未来不出意外,定然是要接掌李家家主一位。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逐渐体会到了父亲各种打算是出于何种打算。
白家愿意接受这份亲事,对于李家来已经很难得了。
毕竟白家不差李家这个亲家,无论从哪一方面来,都是李家高攀了。对于白家来,联姻李家,更多的是出于稳固南阳这个基本盘的打算,才勉强接受了。索性李家近年来实力也一直在增长,又向来不怎么惹事,看起来倒也没什么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