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张仲景(1 / 2)皆为汉土首页

风寒,其实是一种医学术语,它指的是风和寒结合所引发的病症。

医学宝典《素问·玉机真脏论》中对此症记载道:当人患上风寒的时候,人的汗毛与毛发都挺直,皮肤的毛口紧闭,身体发热。风寒常常是因为受外界的寒风刺激,或者机体在长时间感受某一温度而忽然天气转变,人的身体来不及适应就会患风寒。

风寒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流鼻涕等,与日后传播的感冒十分相似,但还有一些不同。

就算是关于感冒,顾盼也只知道喝感冒药加热水而已。

这点经验明显是不够用的……

由于古代的条件和情形的限制,这一疾病的危害又随之被放大许多,就像是荒草中的一丝火星,足可掀起燎原之势,这在后世简简单单的“感冒”,甚至成为很多平民乃至贵族的“不治之症”。

《三国演义》里记载,袁绍就是死于风寒感冒:“袁绍自旧岁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商议欲攻许都。”

袁绍的感冒都严重到吐血了,又要商议讨论攻打许都的事,急火攻心,病症愈加严重,于是一命呜呼。

幸运的是,如今世道还有张医圣在。

关于中医的争议,即便24世纪也未能停息,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出名的神医是真的“神”。

而在中国古代出名的神医中,汉末一下子就占了俩,尤其是“伤寒圣人”张仲景,治疗风寒最为擅长。

张机,字仲景,出生在南阳郡涅阳县一户没落的官僚之家,父亲张宗汉是个在朝为官的读书人。

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张仲景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生性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尤其酷爱医学。当他阅读到史书中扁鹊望诊齐桓侯的故事时,更是为扁鹊高超的医术而倾倒。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是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

人心涣散,朝政不安,百姓处处揭竿而起,兵祸绵延此起彼伏。

战乱、战乱、战乱!

万千黎民饱受战火丧乱之苦,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满目皆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一副惨绝人寰的地狱景象。

而如此乱世,州府县衙却是自顾不暇,少有作为,多只求自保,无意民生疾苦。

目睹这一切的张仲景,自幼便怜悯百姓,而对官场厌恶、对仕途轻慢,进而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

汉桓帝延熹四年,也就是公元161年,年仅十岁左右的张仲景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南阳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研,很受百姓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