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九世皇帝三十二年春,乌孙国灭,大宛被破,捷报一下传遍大秦,举世鼓舞。
乌孙国作为西域第一大国,为何会灭得那般突兀呢?这源于皇帝的心智和胆魄。
起初,七十万关陇联军兵临乌孙王城下,却无法攻破乌孙的铁壁,接连几次失利,却迟迟等不来后方援军。
那时大月氏已经出兵,和大秦共争大宛国土,中路军根本无法分兵北上支援。
所有人都笃定,皇帝心高气傲,必然要与大月氏女王一决高下,势必争先拔得头筹,先下大宛王城。
可皇帝却突然分兵,以韩擒虎为将,率领四十万中路军突袭乌孙,从后方破入了乌孙王城。
乌孙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仓促应战下大败。
而大宛战况也一下突转,大宛集聚十万民勇大军,兵围大秦皇帝中路大营,形势岌岌可危。
大战分兵,那是兵家大忌,可皇帝却兵行险招,以自身为钉子,牢牢吸引住了所有火力,主力部队突袭北进,一举攻破乌孙。
皇帝被围,各方大军不得不改道突进,共同勤王。
因此各地战局也随之大改,形势一下对大秦不利起来。
可皇帝的谋略,真的会如此简单吗?
当然不,大秦大军开始汇集到中路,放弃了对既定目标的攻取,大宛其他地方的抵抗军也得以喘息,并抓住时机,驰援东境战场,大月氏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后仓促后撤。
乌孙被破,大军转道西进,二十万精锐轻装突袭大宛王城,城破,大宛国主南逃。
王城被破,大宛十万大军军心一下大乱,被赶到驰援的各方大军合力突袭,损失巨大。
皇帝转危为安,攻势却未受挫,下令大军西进,横扫大宛。
至此,大秦中路大军合兵两百万,进驻大宛王城。
而大月氏一方,进攻受挫的大月氏大军,迎来了他们的女王和百万援军。
大宛形势再变,大秦大军驻守于东部王城,大月氏驻守于西部重镇,而大宛的残余力量,则在大宛国主的带领下,和贵霜帝国合兵十万,驻扎于贵霜和大宛的边境。
大秦和大月氏双方遥遥对望,却默契地没有开启战端,暗中派人清扫战场,收刮既得利益。
而陈兵南边边境的十万大宛贵霜联军,却是已经吓破胆,不敢妄动。
乌孙大地,已经成为了一片不毛之地,关陇联军的收刮太彻底了,烧杀掳掠,无恶不做。
特别是王城,已被洗劫一空,焚烧成了一片地狱。
大道上,废墟旁,全是悲天跄地的哭诉者,老弱妇孺的哀嚎声响彻四野,尸横遍地,凄惨如同地狱。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了大宛的部分地方,只是此处有皇帝御驾在,各方势力都收敛了很多。
对于此,皇帝接连下发了七道圣旨,禁止滥杀无辜,劫掠百姓,大秦还要收取这片土地呢!
可各方门阀世家的暴行,无疑加剧了大秦收取西域民心的难度,西域十六国此刻对于大秦的恨意,那是足以覆天之火。
大秦西征大军,除了中路军外,人人身上都背负着金银,怀里揣着奇珍异宝,人性的贪婪,席卷了西域的天空。
“陛下,如今之计,是尽快安抚民心,否则西域之地,必不能收心了”
“哼”,皇帝冷哼,“如今西域十六国臣民,都恨不得生食朕肉,还如何收取?”
门阀士族太狠了,经过此次荼毒,西域十六国的元气大伤,恐怕二十年都无法恢复。
王恬站于一侧,眼观鼻鼻观心的,默然不语。
陛下雄才大略,怎会用了这么一招昏招?动用门阀士族的力量西征,如今看来,是弊大于利啊!
皇室和门阀士族的争斗,一直都有,门阀士族如此荼毒西域十六国,明眼人都看得出,绝非是仅仅收刮财货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