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鼎力相助(1 / 2)弦断有谁闻首页

下午宁国正坐在房中发狠死啃上午讲过的《南华经》,云机道长要求学道之人都会背诵,万一背不上来,自己丢脸不要紧,太后和皇兄面上也不好看。正背得头痛,文安处的小道姑华月笑嘻嘻地走过来:“大师请公主过去,有访客至。”

宁国来到文安居所,发现访客正是那日看花时遇上的令狐楚、令狐绹和李义山。三人行了礼,令狐楚又是一揖道:“那日未认出公主殿下,老臣失礼了。”

宁国看了一眼文安,料想是逃不了一顿教导了,索性大方地一笑道:“是宁国行事莽撞,还请令狐相见谅。”

令狐楚哈哈一笑:“公主殿下巾帼风范,女中豪杰,是国家之幸啊!”宁国很怀疑他这话的真心,但也只得尴尬地陪笑了一下。

令狐楚又向文安大师解释说自己这次蒙朝廷召见回京,途中顺路探访相交多年的老友云机道长,并特意将儿子和徒儿送来学学道,以修养心性。故此前来拜见二位公主,他将令狐绹和李义山介绍给文安,又说二人皆是年轻气盛、不谙世事之人,恳请大师多多指点,其行为言谈中有不当之处万望大师责罚。

文安一向以世外之人自居,淡泊世事,肯照管一个宁国对她来说已是很例外了,于是客套地道:“贫道乃出家之人,不问世事久矣,孤陋愚顽,两位公子年青才俊,不敢当指教二字。”

令狐楚看了令狐绹和李义山一眼,他二人便退了出去。令狐楚这才又起身对两位公主一个长揖:“老臣还有一事相求,本待不说,心中着实不安,待说又有干犯朝廷制度之嫌,然臣年已老迈,唯有此愿,望二位公主见谅。”

他这话说得不仅宁国惊讶,连文安也有些不解,到道观中走门路、寻捷径之人不是没有,但像令狐楚这样的德高望重、清明秉正的老臣却是绝无仅有,二位公主很有诧异地听他所求的是何事。

却见他极为慎重地说:“这位李义山实为臣的关门弟子,此子才华高绝,有不世出之才,非当前众多的青年才俊可比,前几年京中盛传的《圣论》、《才论》即出自此人的手笔。若此子得加以重用,必能匡扶朝廷、经世纬国。然此子性情高傲、行事任性且锋芒外露,故臣望其能静心养性,稍加磨砺,还望大师多加留意,照拂指点一二。”

说是请文安照拂,但他的眼光却扫过的是两位公主。文安笑道:“令狐相差矣!贫道不涉尘事已久,何来照拂之言?”

宁国一笑,万不料令狐楚也会走这一套?她本来还猜测令狐父子来此是太后之意,但现在发现他竟真的是另有目的。令狐楚是朝中元老,且素来有清直公正的英名,从未听闻他有为子弟亲戚谋求门路之事,可现在他不仅破例,而且竟为这个李义山说足了好话。《圣论》、《才论》她没看过,但与李义山的两次相遇已让她感觉得到此人确有出众之处。见文安已婉然拒绝了,她不便太扫令狐老相的面子,便笑道:“既然此人有通济天下之才,何不参加朝廷选拔?”

令狐楚长叹了一声,对上行礼道:“当初太皇太宗为朝廷简拔人才,加缮科举制度,以期天下有才之士能为皇朝效力。可如今科举之中弊端甚多……”他顿了顿,不愿再说下去,但他因为李义山竟然公开直指朝廷科举弊端也足以令两位公主大为惊讶。

宁国素日虽喜好结交朋友,但贵为公主平日里深宫难出,所结识的俱是皇亲国戚、高官贵宦之家的子弟,指责科举之中有弊端的话她还是首次听闻,但见文安脸上竟有赞同之色,不免很是惊讶,却不便贸然开口相问。

令狐楚可能亦觉得在两位公主面前议论朝政弊处有些不妥,遂转回了话头;“况此子命蹇,十岁丧父,家境贫寒,于读书之余还要赡养母弟。前次赶考已致其家庭困顿衣食无着,又因四处筹资而屡误学业,臣不忍其才被碌碌而没。”他又叹了一声,掩不住的深深怜惜,“如今京都局势不明,臣不忍带其前往耽误学业,此子又心性高傲,不愿屈就他人门下行乞食之事,故特意着幼子令狐绹与其一道拜在云机门下学道,精进学业。二位公主考察之后自能知义山之能,亦知臣言不虚。”

一些贫寒家族的子弟因家庭困难无法参加朝廷考试的,这种事情宁国倒也从书中听说过。但她与李义山所交虽浅,印象中李义山脸上常带着明朗的笑意,一点也不觉得像是令狐绹所说困顿窘迫至如此地步之人。

宁国忽然想到今日云机道长大殿上直接点初来的玉溪作答,只怕也是因令狐相对其拜托而有意测其学问吧!令狐相一向为官清正,他既如此器重此人并大力举荐,倒让她不由地对李义山刮目相看了。

身为公主却选择了出家的文安正是因为深谙世事,斟破红尘方才藏匿机锋远避深山,但她与令狐楚相识多年,了解他的为人,听他如此一说亦有些动容:“令狐相所说必不虚,贫道当考较其一二。若果如令狐相所言,宁国乃当今圣上手足,亦当协助朝廷选拔人才,自会略尽一言。但朝廷之事,吾辈女子不当多涉,未能尽心之处,还请令狐相见谅。”

文安这一番话说得让令狐楚也无可挑剔,宁国却被她的话说得一惊,自己这些日子耽于玩乐,竟忘了身在宫中的皇兄日夜辛劳与烦忧,自己何尝为皇兄尽过一点手足之力!

因俱知文安好静,宁国与令相楚很快就告辞出来,令狐楚因为路上耽搁了一些行程,故即刻便要启程赴京。令狐绹二人尚等候在门外,令狐绢也在门外等候宁国,却只与令狐楚行了个礼,并无更多的话语。在道观中不讲究那么多俗礼,令狐楚又是朝中重臣,宁国遂执意与他们一道将令狐楚送到观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