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雍北学府(1 / 2)战国抢食记首页

苏青戈给早先学校起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雏鹰学院,大学便叫精英学院,大约这样的名字有悖与这个时代的审美观,老爹和林叔却说这两个名字太过直白,不够有内涵,原话虽不是这么说的,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苏青戈满脑袋装的都是现代思维,让他想出一个有古语深意的学校名字那不是为难人吗,便干脆把起名的事直接推给了老爹,他俩琢磨了好些名字,最后决定用“雍北学府”,以此对应当今的最高学府稷下学宫。他怎么看也没看出这名字里有什么深意,不过好在听起来也不算拗口,之后就这么定了。

“稷下学宫”这四个字以后世的审美看来,似乎很有深意,其实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并不是那么回事,“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稷下”是指稷门附近,稷下学宫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国君在此设立学宫。

——所以,这个名字到底从哪看出不“直白”的来着?

学校名字定了,就让石匠雕刻在一块黑色大石板上,石板横着安放在校门里面的正中心,一进校门抬头就能看到“雍北学府”四个大字。

因着雍北学府是几百年来远近设立的第一所学府,要知道这里周边从古至今生活的都是游牧部落,在这片荒原上,又有哪家有那个能力和眼界设立学府呢?

故而,雍北学府从开放之初,就被到访姑臧的远客们做为必要参观的十大场所之首,至于另外九大场所都有哪些,大家自行脑补吧,这里就不一一而举。

这所学府最受欢迎的地方就要数这北斗阁了,只因此间藏书之丰富、布局之新颖独特,都是时下任何一个藏书阁都不能比的,且,这里可以随意进入借阅书籍,并非仅对学府内部的学子开放,也对外面的人免费开放,当然,外面的人想进来借阅书籍,也不是完全不设门槛,如果已入籍的,只需出示户籍证明,如果是外籍人士,需要在政务所登记备案获得暂住资格,拿这两种证明文件去学务处登记个人信息,才能领到一个铜制的号牌,方可取得进入北斗阁借阅的资格。

这铜制号牌是用合金铜液浇筑在模具中成型制成,长5厘米、宽1厘米、厚1厘米的长条形小印章,小写编号阳刻在一面侧脊上,另外两面阴刻了“雍北学府”和“北斗阁”字样,这些字样事先都刻在模具中,只需将铜液浇筑上去等待冷却后脱模即可,制作工序并不繁琐费时,制作好以后由学务处领出备着发放。这号牌并没有收回的期限限制,只要主人不主动办理退号归还号牌,那么,这个号牌说是终身制也是可以的,故,有些个学子便请匠人在另外一面空白的侧脊上雕刻了自己的名字,顶端穿孔系一根绳,可挂于腰带上,不过,也有人将它挂在脖子或腕上,当装饰品也好,显示其身份也罢,都随他/她们,学府并不在佩戴位置上做统一规定。

如西乞泽就这所藏书阁没有设专门管理人员很为疑惑一样,大多数学子最初来这里不乏有同感,当然,他们自然更喜欢在这种没有旁人虎视眈眈像防贼一样巡视来巡视去的环境里读书,这里的环境读书更加自在。

这所藏书阁若说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也不尽然,不过只有一位专职管理人员罢了,是山庄的九婶,九婶不但负责登记到访的学子号牌以及外借登记,还要打扫三层的卫生,平时烧水补充一楼的汤饮,且要按时去顶楼敲钟,所以她没有多余时间去盯着各处,全靠学子自觉遵守规定。

要说,自北斗阁开放月余,难道这里就没有丢过书吗?

——自然是丢过的,约莫十几本的样子。然而,这十几本书的成本比起每层雇佣一个管理员的薪水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尤其人家自己就能将造纸、雕版、印刷一条龙完成,丢失的那几本书的成本就更加不值一提,九婶每月再去后勤处领出来补充进去就是了。况且,丢失的书无非不是偷偷卖了,就是据为己有,留着自己慢慢看,从某种角度看,其实未尝不是一种传播文化的途径呢?

彼时,当苏青戈坐在北斗阁二楼一处靠近窗户的矮榻上,如是回答西乞亥时,这番话还是让这位一向稳重的男人也不禁失笑起来,他没有想到,原来这座藏书阁不设管理员的真正原因,并非如他们私下里猜想的那样,以此来考验学子的品行。

苏青戈笑笑:“学子的品行如何并不能从他偷不偷书就能考量出什么来,即便是一个曾经偷过书的人,以后就未必不能做出一番作为,一时的行为说明不了什么,我是个看重结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