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两年之后(1 / 2)大明王朝1624首页

众多繁星社的成员,不管是东林二代还是“阉党”二代,都悄然充实着六部、五寺、六科、督察院、地方府州县的中层职位。

他们或许还会有党派的痕迹,但孙承宗严肃处理了几个站队倾轧,任用私人的官员,并通过邸报发往全国,涉事的几个家伙永不叙用。

大家伙也就老实了。

这阵大兴元年年初的人事大调整,李沅的位置没有动,已经到了正三品的位置,还不到二十岁,再提就不合适了。

有几个和李沅交好的朋友有了提升。

卢象升从山东沂州知州从五品提升至兵部武库司郎中正五品,级别上只提了一级,但京官比地方官本来就高一级。武库司相当于装备部,算是顶上等的肥缺……如果你想贪墨的话,卢象升一下子升到了武库司的老大,这一步的提拔不可谓不大。

李沅知道消息后感叹,卢象升还是转到兵部了,未来的名将终于和兵部扯上了关系。

和李沅同科的榜眼余煌终于出了翰林院,从翰林编修正七品转为户科左给事中从七品,别看级别降了,但在六科级低权重,余煌能转到六科,实在是不错的去处。

六科专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而设,凡是皇帝诏令圣旨下达,要经六科分类抄出,交付六部等机关执行,重大政令的执行情况,六科还要向皇帝复奏报告,六部的章奏和执行政务有误者,六科有权驳正并报告皇帝,甚至对道已颁行下达的圣旨,六科都有权“封还执奏”。

更让人意外的是马士英这家伙,从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正五品改为吏部文选司郎中正五品,级别上没有变分毫,但实权上大了海去了。

直接从闲职的正五品转到了天下第一实权五品。

不用说,这家伙没少在孙承宗面前转悠,当然,也肯定是有真材实料被孙阁老看上了。将他放在吏部文选司这个之前李沅余煌他们“最讨厌”的位置上,是孙承宗实现其人事想法的关键一环。

吏部尚书是不可能都听内阁的,大乱之世,这种常规的拿权动作,首辅必须要去做。

这场官场大变动与李沅无关,或许这也是孙承宗对他的保护,不到三十岁的正三品已经够扎眼了,这次不动李沅的位置,也是省去很多非议,人事的安排就更顺畅一些。

李沅在文华殿很低调地存在着,每天两课教教小皇帝,雷打不动。

上海市舶司那边源源不断的银子存到了夷州岛上,现在市舶司提举交由马林担任,虽然和李沅关系好,但终究不如李沅自己坐在这个位置的时候,由于市舶司所得丰厚,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两银子入缴太仓。

还好远洋运输还是在李沅手里,每年百把万的进账还是有的,加上李华梅在东海是“海商”,郑芝龙更是“海商”的奇才,生意做到了南洋、印度甚至美洲和非洲,贸易的利润比远洋运输还高一些。

有了银子的支持,夷州的铁厂、炮厂和船厂开办的红红火火。铁厂虽然产量不高,但质量让西洋人也赞不绝口,曾经弗朗吉人想要高价购买,但李沅不许。

受制于铁厂的产量,炮厂每年只能早出二十门左右的红夷大炮,但可靠性已经大为提高。另外,有落魄西洋人带来了燧发枪的图纸到了夷州,李华梅让试着做了百来把,优缺点都很明显,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射击效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缺点呢?经常点不着,击打火石冒出的火花并不能经常点燃火药。

但李沅不这么想,火铳注定是个垃圾,燧发枪还有改进的余地,点不着火,那就实验提高点火效率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