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我们是同行,都是靠写文为生,不过,我俩算不上是作家,充其量算是写手,或者说,是枪手。
如果把我的曾经的退稿收集到一处,足以堆满一个大号的行李箱,有时候看到它们,我甚至萌生出想要改行的打算。相对而言,他的境遇要好一点,但也比我强不了哪里去。
他叫于乐乐,人在江南,而我一直生活在东北,我们相隔千里。
这天,我接到他一个电话,他在电话那头有些兴奋:“老李,你知道不,我的灵感来了!”
我姓李,老李就是我,于乐乐的脾气我比较了解,没个正经,我不以为然:“我觉得你激动的不是时候。”
他问:“咋了?”
我说:“你不是天天念叨着这有一个想法,那有一个想法么?哪天你没有灵感了那才是稀奇事。”
他笑了笑:“你就别挖苦我了,我要跟你说个正事。”
我说:“碰见上帝吻了你的手?也就这种可能了。”
他不笑了,说:“打住,真有正事。你还记得天元村不?”
我说:“记得啊。”
几年前的一个国庆小长假,我跟团去北京旅游,说是旅游,其实也是为了出去转转寻找灵感,在作家们的口中叫采风。我们的目的地是周口店龙骨山,那里是山顶洞人被发现的地方。景区里人太多,乱哄哄,而能激发创作灵感的地方往往是那些偏远地区。到了目的地的第二天,我便跟导游说商量好,离开了团队,独自行动,自己一个人去了景区附近的村落溜达。后来,我便来到了天元村,巧的是,正好遇到了同样来采风的于乐乐。两个同样遭遇的沦落人为了同样的目的,出现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缘分让我俩自然的成为了朋友。不过,那一次旅游,除了从当地村民手中淘换了几个破瓦罐外,之后也并没有使我们创作出什么好的作品。
我跟于乐乐在天元村萍水相逢,虽是如此,可我们还是一直保持着联系。
于乐乐说:“你的那几个瓦罐还在吧。”
我说:“啥?”
于乐乐说:“就是在天元村,村里那个老太太,你看见她家腌咸菜的那几个罐子,你收的那几个。当时我也跟你一样收了一个来着。”
我说:“在啊。”
于乐乐说:“老李,我们要发达了,我认识一个倒腾古董的老板,他看了我手中的那个瓦罐,你猜怎么着?”
我说:“难不成真的是古董?”
于乐乐肯定地说:“是,我发财了!”
沉默了许久,我将信将疑:“那个老板靠谱不?”
于乐乐说:“我收的那个瓦罐都卖给他了,你说靠不靠谱?”
我说:“多少钱?”
于乐乐说:“三十万!可惜我只有一个。”
我难掩惊喜:“这么说我岂不是要发财了?”
于乐乐说:“你是不是以前研究过古董啊?怎么这种好事都能被你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