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信使回到银风城,立即向皇帝禀报了事情经过。
“什么,你说他看都没看,就把信给扔火盆里烧了?”薛凌山听完信使的话,不由握紧了拳头,脸色凝重得有些可怕。
“是,微臣所说句句属实,如有半句谎言,愿领受诛族之罪!”
殿内诸臣听完,皆都面色惨白。
而这时,又有边关急报。
“启奏陛下,黎国太子亲率大军二十五万,直逼我国东镜,来势汹涌!”
薛凌山脸色一寒,问道:“方文将军那边形势如何?”
“韩志听说陛下让方将军去剿灭他们,已望风而逃,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方将军已经知晓黎国出军的事情,不敢擅动,命五万人马暂时驻守在我国边境,等候陛下圣命!”
薛凌山虽然早就预感到会有大事发生,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他以为动手的会是神宫,没想到竟然是黎国方面。
烽火城的屠城事件显然并非偶然,这件事情根本就是神宫布的一个局,既然黎国不听解释不愿和解,且直接派出了军队,那么就算夏国再怎么想要避战,也是不可能的了。
既然事已至此,夏国只能被迫迎战。
薛凌山挥手遣走传令兵,令其再探,接着将忧虑的眼眸望向殿内大臣:“各位爱卿,黎国已经向我东镜进军了,各位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办?”
众臣窃窃私语,一名年轻将领上前一步道:“陛下,臣以为国家尊严不容侵犯,烽火城的事情本就不是我们所为,既然黎国执意向我夏国出兵,那我们便把他们给打回老家去!”
这名将领名叫方武,是薛凌山的心腹爱将,素有英勇之名,自从薛彩尔遇险之后,薛凌山一直命方武对薛彩尔日夜保护。
方武的话音刚刚落下,立刻便有人附议道:“陛下,臣支持方武将军的提议,虽然烽火城死了数万人,但这只是韩志的私人所为,与我夏国无关,并且我方已经主动提出和解,答应给与一定赔付,但既然黎国不愿领情,我泱泱夏国有何惧哉?”
薛凌山烦躁地在大殿走来走去,他本是个英勇无畏之人,从不惧怕战争和死亡,只是夏国国情特殊,与黎国截然不同。
黎国的军权全都掌握在皇室手里,出不出兵、出兵多少全都由甄离一个人说了算。
而夏国由于公族势力庞大,无形之中削弱了皇庭的影响力,一些公族因为势力庞大且有成型的产业,俱都培养了大批兵丁,而这些兵丁,属公族私有,皇室无权征用。
夏国皇室虽然也有军队,但拢共加起来才三十万,如果全都派出去打仗,那么皇宫就成了一座空壳子,到时随便来几个人捣乱,皇权必将易手,而这,恰恰是一大隐忧,同时也是薛凌山的顾虑所在。
既然有兵来犯,仗是一定要打的,但也不能让银风城和皇宫成为一个空壳子,如今战事将起,薛凌山只能紧急传召,令各个公族族长入殿议事。
等不多时,公族族长便纷纷到来,薛凌山简单地阐明利害关系之后,便安静地坐在龙椅上,等候公族族长表态。
这些族长都是夏国贵族,世世代代享受着荣华富贵,有产业、有兵丁、每天过着人人羡慕的奢靡生活,日子比皇帝还要逍遥自在。
他们深深明白覆巢之下绝无完卵的道理,一旦夏国被人攻破,公族也会随之受到牵连,他们的利益将会受到极大破坏,这些公族族长土皇帝当得好好的,谁也不愿意看到事情发展到那一步。
几个族长小声商量了一阵之后,有人表态道:“陛下,白羊公族愿献出两万人马驻守皇城,听从陛下调派!”
接着又有人躬身道:“陛下,刘氏公族愿献出两万人马驻守皇城,听从陛下调派!”
“穆氏公族愿献出一万五千兵马驻守皇城,听从陛下调派!”
“伍氏公族愿献出两万五千兵马驻守皇城,听从陛下调派!”
……
一时间,各公族族长纷纷表态,愿意捐出兵卒支持皇庭,人数不多不少,与皇室屯兵数量相当,整整三十万。
这些族长全都是人精,关键时刻,他们虽然对国家表达了忠诚,但无一例外地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那便是捐出来的士兵,只能用来“驻守皇城”。
因此,薛凌山如果出兵,就只能动用自己的军队,公族捐出的兵卒虽然归他调派,但只能用作镇守皇城,也就是说,到时候仗打完了,这些士兵还得被公族给收回去。
夏国公族势力向来强大,这些公族联合起来,甚至可以与皇室分庭抗礼,这是数百年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薛凌山虽然知道公族存在的弊端,但也只能听之任之,而无法将其取缔。
薛氏统治夏国有不少年头了,这个辉煌的皇室家族曾经涌现过许多战斗英雄,但随着历史的迁徙,薛氏渐显人丁凋零,到薛凌山这一代只剩他一根独苗,而他的下一代,甚至连一个子嗣都没有,薛彩儿成了他唯一血脉嫡亲。
现如今,敌兵来犯,可供薛凌山驱使的有六十万人,三十万人出战应敌,三十万人留守银风城,以保帝都平安无事。
对薛凌山来说,公族能捐出三十万大军,已经是比较理想的结果了,想让这些老滑头出更多的血,也是不怎么现实的事。
既然兵力有了,那么接下来,就该布置一下作战的事情了。
薛凌山望着大殿内的公族族长和一众大臣道:“如今,我们的家园遭到侵略,身为皇帝,朕必须带领军队,为保护国家领土而战,将侵略者赶出夏国。”
贺陆听完,抱拳道:“陛下,您准备挂帅亲征么?”